见证土与火的艺术,再续黑陶的前世今生

作者:季庆杉

黑陶,诞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古老的中国制陶技艺,有黑如漆,声如罄,薄如纸,亮如镜,硬如瓷的美誉。在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发现,其中以大汶口文化为最早。“龙山文化”于1928年在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的考古发掘中,被首次发现并因此命名。因以黑色陶器为主要特征,又称为“黑陶文化”。而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薛家窑村的黑陶古遗址,也出土了不少龙山文化时期的文物。寻找身边的非遗,致力于非遗文化传承,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薛家窑古遗址,赏习土与火的交融之美,再续黑陶工艺的前世今生。

2016年3月,薛家窑泥陶被正式录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薛家窑泥陶产自莒南县大店镇,素有“陶艺之乡”美誉的薛家窑村。经了解,该村泥陶制作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至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从南宋开始逐步形成产业规模,至明、清达到鼎盛期。小小陶器里竟承载着近四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令人可谓可叹。

图为薛家窑泥陶烧制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牌

由薛家窑黑陶传承人组织修建的泥陶博物馆,便很好的整理了当地黑陶工艺的发展历史。这是一座多功能独具特色的现代泥陶博物馆,自传承人刘德君建馆,后又在政府的支持保护下重新建构、增添新的生命活力,为后人学习和鉴赏提供了良好场所。博物馆负责人刘主任介绍,馆内部陈列的陶器,既有薛家窑当地出土的大汶口时期、龙山文化时期等的古陶器,也有从各地收集到的黑陶,而更多的馆内陈列的还是以当地精制的黑陶器为主。泥陶博物馆作为黑陶工艺的一个个横纵切面的集结,将千年文化的发展革新记录于此,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时代意义。

图为泥陶博物馆内景

图为泥陶博物馆刘主任讲解黑陶展品

为更深入的了解薛家窑黑陶这一文化积淀厚重的非遗文化,来至当地的小作坊,与传承人、手艺人面对面聊聊,无疑是锦上添花,更能让我们了解非遗文化背后的故事。刘德联刘老师傅是薛家窑黑陶第五代传承人,从十几岁时就接触黑陶制作工艺,至今已经五十载有余。据刘老师傅介绍,当地制陶从明朝时就已经闻名于四方,旧时以烧,缸、盆、瓮、罐、壶等生活用品为主,精美又实用,周围十里八乡的村人代代都在用他们烧制的水盆、粮缸、花盆、快烧水壶等黑陶制品。位于村西北约1.5公里处的薛家窑古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龙山文化重要遗址之一。本地人代代烧陶,上千年从未停火。改革开放之后,制作的陶器多以工艺品居多,每年春季秋季,每天制作出的成品黑陶可达到二三十吨,不仅内销,也大量出口至海外,多达七八个国家。这一时期,经村内年轻人的带动下,薛家窑的黑陶生产地大大扩张,几乎遍及了全国各地,在全国范围内陶器需求量大的省市建厂生产,直接在当地销售,及扩大了市场,又节省了运输费用的消耗。

图为黑陶传承人刘德联接受采访

历经千年,黑陶工艺能够繁荣不衰、市场需求群体始终稳定的原因,一是因为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体现的是祖祖辈辈人民极具创造力的劳动智慧结晶;二是因为黑陶制作是真正纯天然的工艺品,利用当地结构密度高、可塑性强、有韧性泥土,另加当地陶艺人高超纯熟的制作工艺。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测,黑陶器中所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六种元素,长期使用裨益良多,胜过当下的陶瓷用品和塑料制品。据刘老师傅介绍,薛家窑泥陶的拉坯技术能做到一次拉坯成型60厘米高,在全国同行业中一般一次拉坯成型40厘米高就很不容易。坯体做成后,再通过晾晒、烧制等过程,完整的泥陶制品就做成了。薛家窑初期只烧盘、碗、盆、罐、壶、缸以及建筑用的砖瓦,后来又发展烧制带有浮雕、透雕的高级艺术品。薛家窑泥陶曾发展到十几个大类、上百个品种。也因此薛家窑黑陶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图为非遗传承人刘德联在制作陶坯

薛家窑村与陶艺的故事历经六代,传承千年,这一路负重前行,但从未放弃。随着塑料制品、合金制品的冲击,曾作为家庭实用品的手拉坯泥陶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这手艺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就此湮灭。”另一位传承人刘德军在泥陶业走向萧条时,毅然创办德君陶艺厂,顶住市场的冲击,将泥陶的业务范围从单一的家庭实用品,扩大到精致的工艺品、建筑类用品、仿古陈设等,使祖传的技艺得以延续,并实现从小作坊向专业化、集体化的转型升级。这一次次的革新,面对新市场新需求适时的、果敢的做出改变,苦心经营上千年的文化传承,这都体现了一代代薛家窑泥陶传承人心中厚重深刻的历史感、使命感,和始终如一的传承和担当精神。

如今,薛家窑泥陶这一拥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非遗文化在国家、政府和爱陶、惜陶人士等各方面的保护和宣传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重视,相信这种每位文化延续发扬而苦心孤诣寻觅道路的仁人志士,必将进一步重新唤醒现代人们对于老一辈工匠的零星记忆、让更多的普通民众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和重视度能有所提升。使得这千年文化传承必将搭载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惠芳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