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钩针编织之美

到底什么是美丽?要多美丽才是美丽?或许是我们匆匆忙忙的脚步错过了美丽,亦或是车水马龙的灯红酒绿扭曲了美丽。其实,真正的美丽只有一点,即使是从未见识过的人在看到它时,也会发出由衷的赞叹。那美丽又在哪里?当我们看惯了形态各异的现代建筑,习惯了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我们不妨将目光收一收,看一看过去,轻轻地触摸一种非遗。

近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强国以及要坚持文化自信的口号的号召下,我国开始了探寻非遗文化的热潮。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水平。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是我的义务。于是我于2022年1月15日前往了烟台市芝罘区,对烟台海阳钩花技艺展开了调研活动,搜集属于钩花技艺的故事。

在调研之前,我通过网络对钩花技艺进行了资料收集,让我对其有了一些基本的认知,我了解到钩花技艺又叫做手工钩针编织,手工钩针编织即为利用特定的钩针工具,其中钩针多为金属、木制、塑料等材质制作成细棒状,前端为钩形。利用钩针钩拉、牵引、串套线性材料,进行编织的手工工艺活动。对于掌握钩针编织技术的非遗传承人来说,利用不同的钩针工具、线性材料和编织针法可以完成形态各异、花样丰富的编织品,进而运用在家装或者服装设计制作中。

在调研的过程中,我有幸采访到了一位非遗传承人于明芳,在阿姨的指导和演示下,我亲手体验并学习了钩针编织,当看着几团零零散散的毛线逐渐变成一件件成品时,满足感占据了我整个内心。当手里缝织着作品时,我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我的生活经历,进而思考着人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段生命都像是在进行缝补,从呱呱坠地时的第一声号哭,到第一次双腿接触地面的欣喜,再到成长过程中不断经历着的挫折与困难,不断收获着的幸福与快乐,每一段经历就像是那一团团的毛线一样,零乱,分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利用名叫“努力”的钩针,按照正确的“价值观”缝织方式,将这大大小小的人生经历串套在一起,走完我们这一整段的人生路。而我们努力的程度不同,选择的道路不同,就会像钩针编织一样有着不同的结局,但是,我命由我不由天,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心意,借助自己的努力,按照自己的方式像编织一件艺术品一样完成好自己的人生。

在与阿姨的交谈过程中,我又了解到了一些关于钩针编织的现实问题,目前钩针编织的市场狭小,已经很少有人掌握这门技巧,随着掌握者的数量减少,原本当时姑娘们都会的手艺也成为了当前的非遗。我不禁会想,像这样一种由几团毛线,一把钩针,通过发挥自己的创意就能钩织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杯垫、收纳篮、水杯套等,同时具有审美性和实用性的文化艺术为什么会渐渐出现危机?在经过与阿姨的探讨和独立思考后,我发现,钩针编织技术退出市场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编织者自我的消耗大于通过售卖成品获得的利益。一方面由于编织技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其余人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并投入生产,并且长期的编织对编织者的脖颈和腰部的损害难以忽视。另一方面则是机器的普及加快了在减少人力资本的同时加快了生活节奏,而钩针编织难以运用机器来进行,这也就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

对于我们来说,将非遗技术传承下去是我们每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在发现问题所在后,经过思考有了几点感悟。首先可以通过政府来宣传钩针编织技术,提高这种技术的知名度,带动对手工艺术感兴趣的人们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参与来将技术传承。另外就是对钩针编织进行转型,不在局限于原始的制作与成品买卖,而是将重点由成品制作转变到手工体验上,既能迎合当下社会人们追求体验的现状来养活自身,又能将这一非遗文化传承下去,两全其美。

通过此次的调查研究,我发现非遗文化往往有着别样的美,守护这种单纯的美,将非遗文化传承下去,我们,还在路上,但我们,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