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挫琴,跨越千年的回响

作者:周凯玥

青州有这样一种乐器,它与“筑”同宗同源,是一种优雅而大气的拉弦乐器,名为“挫琴”。青州挫琴是一种形状奇特而古老的乐器,目前仅见于青州。青州挫琴艺术的起源涉及到中国拉弦乐的起源,甚至是世界拉弦乐的起源,对于研究古代音乐的发展沿革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可以说,它是具有“活化石”意义的拉弦乐器。

2022年年初,我搬出了被束之高阁已久的挫琴,这把琴出自赵老先生之手,是我学习挫琴时赵老先生专门为我制作的较小一号的琴。

图为赵老先生为队员制作的青州挫琴的琴面外观。

见挫琴风貌,赏悠扬乐声

据赵兴堂老先生介绍,挫琴常以梧桐木作琴身,丝弦作琴弦,高粱秆作为琴弓。琴的整体呈“坞辘”状,所以也常称它为“半边坞辘头”。据队员描述,在演奏挫琴时通常左手探入琴面与琴后板的空间内,用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弯曲扣住琴板,大拇指把扶住琴边,将琴架在左肩上,右手持琴弓在琴弦上演奏乐曲。队员回忆道,挫琴除可以作为拉弦乐器外,赵老先生也常常拨动琴弦或是用琴弓敲击琴弦来演奏。挫琴的低音区粗犷厚重,略带沙声;中音区悠扬动听,含蓄优美;高音区清脆婉转,细腻悠长。挫琴演奏乐曲时在柔和婉转中带有恢弘大气的风格,为众多聆听者所喜爱。

图为青州挫琴演奏姿态。

明历史沿革,品挫琴风采

据了解,挫琴艺术起源极早。青州老一辈文化工作者周国庆、王全忠老师研究认为,战国末年,勇士荆轲刺秦王,好友所唱的那首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就是用挫琴的前身“筑”演奏的,乐器挫琴与“筑”同宗同源,一脉相承。经过研究,他们最终得到了“青州挫琴就是‘筑’的后代,是由‘筑’经过千百年逐渐演变而来的”结论。

1957年初,以当时的益都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刘新丰为主,经过近3个月的时间,对挫琴艺术及演奏曲谱进行了整理,收录了近百首挫琴琴谱。当时已经是益都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挫琴艺术传承人赵彩云先生参加了昌潍专区暨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在比赛上他自己创作改编并演奏的挫琴《鸳鸯扣》获得了金奖。1962年从东北回来的赵兴堂老先生发现祖父的奖章等东西都没有了,只留下了一本挫琴琴谱,他将它收藏了起来,挫琴艺术才得以保存至今。

赵兴堂老先生学习、传承挫琴的兴趣是从小浸润在艺术环境中的得以培养的。从六七岁开始,赵兴堂就给祖父背琴,八九岁开始跟随祖父学琴,把挫琴的制作、演奏技艺都学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家里生活条件的改善,赵兴堂根据记忆自己制作了一把挫琴,挫琴的演奏技艺和制作方法才再次被传承了下来。

图为青州挫琴的传承人赵兴堂老先生与他的“老友”挫琴。

“让世界听到我的声音”

为了让挫琴艺术能够永远传承下去,赵老先生做出了许多努力。通过整理采访资料,我们得知,随着近年来网络传播和短视频平台的流行,赵老先生在家人的帮助下开通了短视频平台的账号,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挫琴一起抓住被更多人知道的机会。他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参加各类活动,受邀在青州的部分学校中设立挫琴课,希望能吸引更多对挫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兴趣的年轻人,教出更多的学生,让挫琴的声音继续传递下去。正是因为赵老先生的不懈努力和付出,古老的挫琴虽然走过千年的路,却依旧年轻。

图为赵兴堂老先生所作琴谱

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像很多文物一样存在实体,能够被有目的的保护起来。它们有一部分甚至是口口相传才得以延续和继承下来的,它是以一种孤独决绝的态度走在被继承的路上。作为始终以中华优秀文化文明为荣的青年,对非遗的态度绝不能就到“我知道它”为止,更要学习它,热爱它,继承它。虽然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直都是帮扶、支持与保护的,但是要想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绝不能只是为它们搭建一个“乌托邦”,让它们被放在离人群太远的地方,应该要让人们能够听到它的声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等待人们去拥抱它们的同时,自己也要努力的向人群靠拢。要保护,但不是束之高阁,要让越来越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声音被人群听到,让跨越千年的回响响彻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