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中华民俗之精魂,续千年非遗之大梦

作者:贺靖平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故乡对于一个人来说,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符号,更寄托着游子割舍不断的情思,是令人梦萦魂牵的精神家园。而与故乡相辅相成、相伴相生的,便是深植于当地传统文化土壤之上的民俗。民俗,看化简单,实则蕴涵丰富。那一次次节日庆祝的传统信俗,一件件制作精美的手工艺品,甚至是一颗颗甘甜润口的糖果,都在劳动人民奇巧勤劳的手中,绽放出了七彩绚丽的光芒。每一件民俗都像一盏灯,照亮了非遗传承之路的漫漫长夜。

为了探寻散落在民间的非遗,深入了解非遗背后的故事,我来到了莱阳市文化馆暨非遗保护中心,并找到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孙老师,一同串起颗颗具有莱阳特色的民俗珍珠。

图为同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莱阳,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其名字来源于“日月出东莱之阳”,又有“梨城”“龙城”的美誉。莱阳自古以来农耕文明便较为发达,列入莱阳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有四大类25项,有县级非遗传承人113人。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有螳螂拳,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有莱阳梨的传说、豆面灯碗信俗和胶东面磕子习俗等。更有莱阳花饽饽等一些民俗至今仍在百姓间流传,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信仰。本次主要调研针对以下三种项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一、承美好祝福之心愿,燃祈福之灯而长明——豆面灯碗信俗

    莱阳豆面灯碗,俗称灯碗,是当地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自康熙年间便有此记载,广泛流传于辖区内的十几个镇和村庄,具有广泛影响力。莱阳豆面灯碗信俗从每年的正月十五开始制作,灯碗形态多种多样,有鼠灯,牛灯,虎灯,龙灯等各种形状。当地农户将这种灯制作而成之后,将其放到祖坟、猪圈、牛棚等地进行送灯,并且严格按照从神、吃住、牲畜到人的生死的顺序,体现了自古流传于人们心中的庄严与肃穆。通过“做灯—送灯”的形式,托物寄情,表达了当地农户对于丰收喜庆,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灯长明则心愿不散。小小灯碗,却蕴涵着其他民俗活动所无法替代的丰富内涵。

图为豆面灯碗实物。

二、庆佳节吉祥如意,开运道万事顺心——胶东花饽饽习俗。

    俗语有言,“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说的就是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的胶东花饽饽习俗。“胶东花饽饽”不仅内容涵盖广泛,包括时令节日、人生礼仪、饮食习俗等多重方面,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简单点说,就是不仅好看,而且好吃。这就使得人们在许多重要场合都爱使用它。比如为庆新婚之喜,人们常常会送其“大件”,即一对鸳鸯,一对鲤鱼,对肥猪,和一对寿桃,分别象征着爱情、富贵、丰收和长寿。不仅如此,心灵手巧的莱阳人还会用面重新复原丰收时人们舞龙庆祝的场景,复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红船记忆的英雄画面,以及老寿星与童子于松下问道的情景。这些造型逼真,模样俊俏的花饽饽无不因凝结着广大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汗水而个个熠熠生辉。

图为花饽饽实物照片

三、清梨一片赖天赐,滋润温补延年长——莱阳梨的传说。

    莱阳自古以来便是农业大县,农耕经济较为发达,有“半岛陆路旱码头”之称。踏在这片蕴藉深厚的黄土之上,拨开千树万树洁白如雪的梨花,到达到清幽宁静的梨园深处,你会从中惊奇地发现一个隐藏在菜阳梨背后的浪漫神奇的故事。莱阳梨,又称慈梨、茌梨,其外表为黄绿色,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其底部的黄褐色锈斑,活像一个托住梨上部的大盘子。

莱阳梨的传说,要追溯到明末清末科举时代。相传一位董姓书生入东赶考,却在途中不幸病倒,下榻于莱阳境内。一天,他行走于五龙河畔,偶遇一位慈祥长者,手捧一金黄色的鲜梨,要给书生品尝,并说能够消阴滋补,延绵福寿。书生照话服下鲜梨,果然病痛痊愈。入京后,他龙门鱼跃,一举中地,并且成为驸马。然后他将与莱阳梨的传奇故事禀告皇上,并奉上鲜梨供圣上品尝,受到了极大赞美。自此之后,莱阳梨成为历年的皇室供品,而为人所称赞。

时至今日,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工业、产业化地快速推进,使得莱阳梨的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机遇。聪明机智的梨农将鲜梨采摘下来之后,制成润肺止咳的梨膏,沁人心脾的梨汁和清爽可口的梨膏糖等多种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生态自然,而且有良好的养生保健的功效,深受当地居民及各地消费者的喜爱。真正实现了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振兴,为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开启新的窗口。

通过本次采访活动,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独属于家乡菜阳的地域文化与风俗民情,感受到了非遗在传承过程散发的独特魅力。这对于今后以一种更加积极昂扬的姿态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传承非遗,从我做起,诚不虚此行!

图为参观莱阳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