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非遗结缘:学习和欣赏非遗文化的记忆

作者:周凯玥

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它离我们很远,远到似乎不是一般人能够接触到的。但我与非遗结缘可以说是一次极其偶然的经历。我的家乡青州有“古九州”之一的美称,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非遗财富,我与挫琴的相遇就是在青州古城景区看到我后来的老师——青州挫琴传承人赵兴堂老先生和他的同伴一起演奏的那首《茉莉花》。于是几周后,我拥有了独属于我的挫琴。

图为挫琴的琴面外观。

之后,我对挫琴的学习与练习就正式拉开了帷幕。因为在古城景区学习的原因,我总会看到很多很多远道而来的游客,他们同赵老师交谈,谈这古老的乐器,谈它悠扬的乐声。那时,我就喜欢那种能把这种美好的音乐带给每个人的感觉。虽然冬天很冷,但是抱着那把琴时我会感觉一切都很值得。我曾见过赵老师的小孙子,他有时会到我们表演的地方拿出自己的那把琴,同我们一起演奏一曲经典的《茉莉花》,现在回忆起来,或许那就是传承的意义。

图为赵兴堂老师(右)与他的同伴们演奏的画面。

在学习的日子里,我在每一个周末提着我的琴箱往返于景区和家之间,路上总会遇到一些素不相识的路人,他们或问我琴箱里是什么,或问我是不是表演的那个孩子。小时候满是腼腆与不安,现在回忆我只感觉幸福,原来大家一直那么关心非遗文化,那么愿意去了解它。我想,这或许就是挫琴艺术能在青州这个小城长久存在的原因。

赵老师是一个很有意思、很活泼的老人,他教我许多挫琴的其他演奏方式。在了解到我曾学习过古筝后,他也表示如果我能跟上节奏,也可以用弹奏的方式来和他们一起演奏,还教给我通过敲击的方式去敲出叮咚的挫琴声响。那悠扬的乐声一直陪伴着我,在我来去的路上,我学习的时间并不算长,进入中学就几乎再也没有奏响那个陪伴我近一年的琴音。直到今年,在实践队的引导下,我又搬出了我的琴,生疏的奏响了那首《茉莉花》。

图为志愿者在公园演奏挫琴。

除了挫琴以外,景区还有许多其他的非遗传承人的身影,诸如李广武老先生的扑蝴蝶表演、青州花毽、青州八角鼓、青州府花边大套等等。我喜欢在练琴休息的间隙沿着那条青石板路一直看过每一个传承人的表演,我是那么庆幸我有这么一段经历,让我与非遗的距离一近再近。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是一只孤独的行舟,虽然好像大家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并没有太多的人愿意乘这艘小船,去到它向往的彼岸。所以就算国家在大力支持,它也总是濒临被遗忘。我发现,虽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但是哪怕是一方水土孕育下的一方百姓,对自己家乡的非遗文化也不甚了解。本次面向非遗文化与城市文脉的实践活动让我深入到了家乡文化的根脉处,看到了许多之前水中望月般的家乡非遗文化。我想,要让非遗文化焕发活力的根本方式就是铭记与新生。不忘记,就永远有延续下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