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民族传统,共扬非遗文化

作者:刘家佳

为更好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通过参观非遗文化馆、采访各地非遗传承人等方式走进非遗文化,亲身实践学习非遗技能,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

见证土与火的艺术,再续黑陶的前世今生

纪庆杉在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采访到了薛家窑黑陶第五代传承人刘德联刘老师傅。2016年3月,薛家窑泥陶被正式录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列。薛家窑泥陶产自莒南县大店镇,素有“陶艺之乡”美誉的薛家窑村。经了解,该村泥陶制作历史悠久,可上溯至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从南宋起逐步形成产业规模,至明、清达到鼎盛期。刘师傅从十几岁时就接触黑陶制作工艺,至今已经五十载有余。据他介绍,当地制陶从明朝时就已经闻名于四方,旧时以烧,缸、盆、瓮、罐、壶等生活用品为主,精美又实用,位于村西北约1.5公里处的薛家窑古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龙山文化重要遗址之一。本地人代代烧陶,上千年从未停火。薛家窑黑陶被当今社会各界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欣赏胶州秧歌,回首百年舞姿

王美琦、赵梦霞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新城区采访到了胶州秧歌传承人曲虹女士。胶州秧歌作为青岛市的特色非遗文化之一,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为了解到更多有关胶州秧歌的故事,我们通过百度软件与抖音平台联系到了胶州秧歌传承人曲虹女士,并对曲虹女士进行了有关访谈。曲虹女士出生于胶州秧歌世家,母亲胡志蕴是现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曲虹女士深受其母亲的感染与鼓励。我们们从曲虹女士口中了解到,胶州秧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清代时期包烟屯的赵姓、马姓两家,最开始是乞讨卖唱的一类节目,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又经过多年的相传改进,于1863年成型,舞蹈、唱腔、伴奏才有了特定的形式,曲虹女士还讲述到,胶州秧歌的演员行当、表演程式、伴奏乐器、唱腔曲牌等的基本构成,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住地赞叹胶州秧歌的美妙与无限魅力。

探寻民间非遗,了解非遗故事

贺靖平来到了莱阳市文化馆暨非遗保护中心,并找到当地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孙老师,共同串起莱阳的民俗文化。

莱阳,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其名字来源于“日月出东莱之阳”,又有“梨城”、“龙城”的美誉。莱阳自古以来农耕文明便较为发达,列入莱阳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共有四大类25项,有县级非遗传承人113人。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有螳螂拳,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有莱阳梨的传说、豆面灯碗信俗和胶东面磕子习俗等。更有莱阳花饽饽等一些民俗至今仍在百姓间流传,并逐渐形成一种文化信仰。

据孙老师介绍,莱阳豆面灯碗,俗称灯碗,是当地一种特有的民俗活动。自康熙年间便有此记载,广泛流传于辖区内的十几个镇和村庄 ,具有广泛影响力。莱阳豆面灯碗信俗从每年的正月十五开始制作,灯碗形态多种多样,有鼠灯,牛灯,虎灯,龙灯等各种形状。当地农户将这种灯制作而成之后,将其放到祖坟、猪圈、牛棚等地进行送灯,并且严格按照从神、吃住、牲畜到人的生死的顺序,体现了自古流传于人们心中的庄严与肃穆。通过“做灯—送灯”的形式, 托物寄情,表达了当地农户对于丰收喜庆,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说的就是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的胶东花饽饽习俗。“胶东花饽饽”不仅内容涵盖广泛,包括时令节日、人生礼仪、饮食习俗等多重方面,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简单点说,就是不仅好看,而且好吃。这就使得人们在许多重要场合都爱使用它。比如为庆新婚之喜,人们常常会送其“大件”,即一对鸳鸯,一对鲤鱼,对肥猪,和一对寿桃,分别象征着爱情、富贵、丰收和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