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笔墨纸砚中体悟中华文化之风采

作者:武欣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联系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纽带。而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则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创作、传承不可或缺的载体。笔墨纸砚,是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作为文房四宝的故乡,安徽是我国文房四宝最正宗的原产地和享誉世界的“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是最具历史渊源和特色文化的一个地方,所产的宣笔宣纸徽墨歙砚广褒中国。为了探索传承千年的笔墨文化,追寻代代相传的文化魅力,2022年1月20日,我来到当地的博物馆,对当地笔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进行采访学习。

初入博物馆,便被博物馆庄重古朴的氛围所感染,不禁沉下了思绪。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我来到了安徽非遗笔墨纸砚的展区,一路上讲解员将非遗的发展与历史典故娓娓道来,宛如缓缓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

宣笔

“江南石上有老兔,吃竹饮泉生紫毫。宣城之人采为笔,千万毛中拣一毫。”这首脍炙人口的《紫毫笔诗》为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著,诗中所描绘的就是中国文房四宝之首--宣笔。宣笔精良耐用,以“尖、齐、圆、健”四德著称于世。宣笔的制作不仅精于选料,更注重工艺,72道操作工序,非一人一手或一朝一夕可成就。从所收集到的材料中得知,宣笔的制作可分为水盆、装套、修笔、检验、装球五个部分。一支精致的宣笔必须全手工制作,耗费宣笔工艺人大量心血和精力。为了传承宣笔制作工艺,当地积极举办各种宣笔技能大赛,大力协助宣笔制作行业的发展,更好传承宣笔传统制作工艺,希望扩大宣笔乃至整个文房四宝的影响力。

徽墨

一两黄金,一两徽墨。徽墨乃墨中极品,用其写字作画,百年之后墨迹仍然光泽如新,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的挚爱,有着“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踏足古旧的制作车间,伴着阵阵墨香,随处可见的墨饼,铁锤敲击的叮当声,一道道工序,一幕幕情景,记忆、视觉、听觉、嗅觉的交融与碰撞,嗜之越笃,技巧越工。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墨早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书写工具,还作为一种极为雅致的文化载体,其上雕刻着文学典故,吉祥寓意等方面的画面,蕴含着徽墨的深沉色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美洪认为,“墨的好坏原料是主要的,做墨的时间跨度较长,取材、烧烟、筛选、制墨、晾墨、打磨……每一环节必不可少,作为一个非遗传承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后继有人在干。”

宣纸

造纸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造纸的故事,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尤其是宣纸,更是中国的一绝。宣纸以其纤维钝化、质地绵润,光洁纯净、百折不损、墨晕清晰而著称于世。近代郭沫若先生对宣纸评价说:“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开了它便无法表达艺术的妙味。”古法造纸,108道工序,在人们的摸索和实践中,其技艺日渐完善,其中承载的珍贵文化价值和历史积淀,也一并传承了下来。

歙砚

南唐后主李煜曾经说过“歙砚甲天下”,上亿年造就的石材,化身为流传千年的雅物,这其中蕴含的有天地的灵气和手艺的魅力。安徽歙砚是中国的四大名砚之一,歙砚质地细腻坚实,富有浓厚的艺术气息,一方歙砚的制作,从加工到打磨,无不需要师傅高超的技艺,深浅雕刻镂空雕刻,勾勒出细节,刻画出线条,将胸中万千丘壑刻于方寸之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歙砚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岱曾说过:“制砚的时候要入境,不知道自己,好像砚台就是你自己,就是你自身。”这是一种最具有灵魂性的过程,是一种无物无我的状态,择一物,终一生。

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能够像文物那般独立存在,它的无形性使得人类要传承延续有一定的困难。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非遗所在地区的年轻人选择进入城市谋求生活,使得这些留在乡村或小城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由于电子产品的普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书信不再成为人们联系的唯一方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视野。笔墨纸砚也慢慢被人们束之高阁,成为了一种艺术品,而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这种种原因造成了宣笔、徽墨、宣纸、歙砚工艺传承的困境。在当今时代,我们应重视教育传承,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孩子们对非遗的认识,编写乡土教材,对教师培训实现资源共享,扩大教育范围,增加教育对象,引起人们对非遗保护教育上的重视,从根本上改变非遗传承上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