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习秧歌文化,共享非遗精神

作者:赵梦霞

山东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省份,具有各种各样的文化传承和历史遗留。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一种了解历史,传承文明的一种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了更好地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扬非遗文化,我于1月20日,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同胶州秧歌非遗传承人曲虹女士进行了愉快的交谈,了解到非遗文化——胶州秧歌的有趣故事,感悟胶州秧歌的魅力。曲虹女士在“第三届中国秧歌节全国优秀秧歌展演”、“第二届全国老年人体育健身大会健身秧歌交流”等各大活动中获得金奖,2014年胶州市人民政府将曲虹女士誉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

 

倾听非遗故事,感受非遗精神

我从曲虹女士口中了解到,胶州秧歌起源于清代时期包烟屯的赵姓、马姓两家,最开始是乞讨卖唱的一类节目,逐渐形成一种边舞边唱的形式,再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创新,形式不断丰富。直至1863年,胶州秧歌才有了他特定的唱腔、舞蹈、伴奏等的形式。在1936年,“刘派”的北路秧歌和“陈派”的南路秧歌争艺,消除分歧。两派秧歌通过合作,豁达的秧歌的观众范围和流传地区。而胶州秧歌的历史也可以与胶州市北马点镇东小屯村的建村历史相等。曲虹女士还讲述到,胶州秧歌的演员行当、表演程式、伴奏乐器、唱腔曲牌等的基本构成等。

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曲虹阿姨出身于一个秧歌世家。曲虹阿姨的母亲胡志蕴女士便是首批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在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扬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胡志蕴8岁时就开始参加扭秧歌、打腰鼓、跑旱船。在胡志蕴第一个老师李敬贤的严厉教导下胡志蕴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翩若惊鸿,婉若游凤”的秧歌艺术风格。而“扭得俊不俊,看看胡志蕴”成了那个年代“秧歌”的代名词。胡志蕴在60年代深入胶州秧歌发源地马店乡东小屯村等地区向民间艺人请教、收集、整理胶州秧歌的曲牌和唱腔等。胡志蕴女士也是把自己的一生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献给了胶州秧歌的相关活动和发展创新中,将胶州秧歌的名声打响了起来。曲虹女士还讲述到,自己的徒弟兼儿媳也是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并且自己一有时间就会教授自己孙女胶州秧歌的舞步动作,将胶州秧歌传承下去。

图为曲虹女士为前来学习交流者讲述胶州秧歌的故事

阅读非遗文献,理解非遗传承

在曲虹阿姨向我们讲述完胶州秧歌的相关历史后,还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胶州秧歌的历史资料,供我们进行阅读和理解。通过阅读和翻阅这些资料,我们对胶州秧歌发展和传承过程中的史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像是胶州秧歌的四个发展时期、胶州秧歌的基本动作和步伐以及胶州秧歌的体态特征等。

图为前来学习者们阅读胶州秧歌的相关资料

学习秧歌舞步,传承百年文化

在阅读完部分关于胶州秧歌的资料后,曲虹阿姨向我们展示了胶州秧歌的一些基本步伐,包括“抬重、落轻、走飘”的动律及“拧、推、伸”和“三弯、九动、十八态”。而我们也通过曲虹阿姨的耐心教授下学习了几个胶州秧歌的简单动作和步伐。感受大秧歌学习的不易后,我们心中对秧歌传承人和学习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图为曲虹女士为前来学习者展示胶州秧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文化标志,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主席也在多此讲话中谈及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刻不容缓。而现代的青年也应该更多地了解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学习、发扬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