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习齐鲁文化,共享非遗精神
作者:赵梦霞
山东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等美誉,更是中华民族优秀非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为了更好地领略非遗文化的魅力、传扬非遗文化,笔者及朋友们于山东青岛、山东烟台、山东泰安等地展开了一系列线上及线下的采访、学习活动。
欣赏胶州秧歌,回首百年舞姿
我们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采访了胶州秧歌的非遗传承人之一的曲虹老师,询问有关胶州秧歌的历史和趣事。我们了解到胶州秧歌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经历过逐代的传承和创新变成了现在体系较为完备、形式丰富的胶州秧歌。我们从曲虹女士处得知,曲虹女士的母亲胡志蕴是首批胶州秧歌代表性传承人,在胶州秧歌的传承与发扬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曲虹女士声称自己在母亲的熏陶下成长,渐渐地热爱上了胶州秧歌,并希望胶州秧歌可以被更多人喜爱,而她正在努力为之奋斗着。在曲虹阿姨讲述完胶州秧歌的有关历史之后,给我们找来了大量有关胶州秧歌的资料,供我们自行阅读和感受胶州秧歌的历史文化。在采访结束后,曲虹阿姨也向我们传授了一些就基本的秧歌步伐,让我们对胶州秧歌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和体验,也明白了秧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也恰好印证了一句话“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欣赏烟台文化,领略非遗文明
我们在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采访了海阳钩花的非遗传承人于明芳阿姨。在拜访明芳阿姨之前,我们先通过一些已有的资料对海阳钩花有了一个相对具体的了解。我们初次了解到,钩花技术也称钩针编织,是抽纱工种的一种,是以棉,麻,丝等纱线为原料,用带有弯钩的金属棒针,经过勾拉,缠绕,编结出各种花纹图案的实用工艺品。在采访过程中,于女士为我们简单介绍了她与钩花技艺的故事,我们了解到,于女士在五六岁便学习了钩花技术,在八岁的时候便可熟练掌握,编织的产品可以进行售卖赚钱。但是到了近现代,随着新型技术以及工艺品的发展,这种技术逐渐被冷落,而且收益较低,迫于压力,于女士因此便改行做起了小儿推拿。对于这一现象,于女感慨万分,她说希望能对钩花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新的形式将钩花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我们也学习了几种简单的入门钩花技艺,深入感受钩花的魅力。我们也会通过这次活动,依托各大宣传平台,对钩花技艺进行宣传。
品历史变迁,扬家乡文化
我们在山东泰安参观了泰安乡村记忆博物馆,在馆内感受到了历史的气息和文化的变迁。我们在博物馆里认真的对藏品进行了观看和了解,对泰山的大汶口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在我们的眼中,藏品也不再仅仅是藏品那么简单,还有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在馆内我们可以感知到:文物是历史的活化石,一张泛黄的地契是上世纪的使者,见证着社会变迁;几件各异的瓷器是大汶口文明的结晶,是先人智慧最形象的体现;刻有各种形象的泰山石、泰山玉是泰山文化最鲜活的载体;照片是无言的记录者数年前的山峦,山路曲折蜿蜒,像极了革命初的探索道路,是那样艰难险阻;数年前的先民,民风淳朴自然,悠扬的笛声迎着胜利的风;数年前的建筑,形式古朴厚重,与泰安人骨子里的朴实相契。一张张泛黄的纸张、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一个个富有年代气息的物品,都变得鲜活而生动,向我们展示着数千年来泰安的兴盛和变迁。让我们明白历史不仅仅是历史,而是一种传承、一种精神。
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采访,我们也对各地的非遗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也愈发觉得,非遗传承不只是传承人的职责,更应是熔铸在每一位华夏儿女基因中的应尽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