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文化大讲堂:政策频出,非遗迎来发展好时机

9月5日,在市民文化大讲堂的线上讲堂上,深圳博物馆副馆长蔡惠尧以《文化之源——欣赏非遗之美》,与观众网友们分享关于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等话题。

蔡惠尧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他认为,非遗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而应当定义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体,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的源头活水。

非遗之美体现在哪里?蔡惠尧认为,非遗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情感积淀、器物精美、技巧高超、匠心独运等特点,要认识到每项非遗的唯一性、独立性和不可复制性,保护我们的文化之源。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文化和旅游部等8个部门推出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若干措施》,引起了业界的关注。“最近一批关于非遗的重要文件频频出台,体现了新时代党和政府对非遗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对非遗工作者、对传承人而言,如今是一个发展的大好时期。”蔡惠尧表示。

他介绍,深圳目前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14项,包括国家级8项,省级27项,市级63项,区级116项,代表性传承人176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3人,已经初步建立起国家、省、市、区四级非遗保护体系,今后深圳将继续添加优秀名录,挖掘更优秀的非遗项目,进行逐级申报和保护。“非遗不会过时。虽然现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非遗的传承传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创新作为文化的使命担当,我们要通过不断的创新转化,让非遗越来越为人们所亲近,越来越为人们所喜爱。”

(原标题《市民文化大讲堂:政策频出,非遗迎来发展好时机》)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韩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