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国学名师,助力文化传承

作者:杨雪羽

山东梁山青山书院是坐落于水泊梁山大地上集弘扬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传播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民间公益组织及文化研究与传播机构,也是小有名气的非遗项目。为了启发当代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年1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重拾雅粹、为国弘文”实践队队员杨雪羽因为疫情原因线上采访山东梁山青山书院院长李维东老师。

本次活动中,“重拾雅粹、为国弘文”实践队队员杨雪羽就李老师在文化研究和传承过程中经历和感悟以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期待等问题,对李老师进行了采访。

图为实践队员通过腾讯会议采访李维东老师的截屏图片

了解初衷

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李维东老师是中国水浒学会理事、山东梁山青山书院院长、明末山东著名农民起义领袖李青山后裔、民间非遗传承人,致力于以忠义文化、孝道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已经十余年了。

当实践队员问及李老师是什么促使他走上了那样一条文化传承之路时,李老师真诚而又耐心地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根据李老师的讲述,实践队队员了解到,李老师对文学比较感兴趣,10岁时母亲去世,使得他的性格比较自卑、孤僻,喜欢通过写作发泄自己内心的感受;实践队员进一步得知,李老师走上这样一条路,一开始主要是受家庭影响。小时候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他的祖父和外祖父,李老师的祖父在一所中学从事教育工作,80年代参与组织民间续修家谱工作,他的外祖父年轻的时候做过黑龙江省政府秘书一类的官员,写得一手好毛笔字,对他影响比较大;当实践队员谈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时,李老师讲到,2005年前后自己的经济状况有所好转,有了上网条件,经常在网上参加一些姓氏文化的活动和一些大型论坛,通过与朋友共同搭建的论坛,李老师与全国各地的人有了比较多的交流互动。最后,李老师总结到,促使自己走上这样一条道路的大致有家庭影响、个人兴趣、性格因素、社会环境这几个方面的因素,再后来就是做家族工作和传统文化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就在这个领域一直坚持。

迎难而上

当实践队员提及李老师十几年来致力于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的经历时,李老师坦言,困难肯定很多。首先是经济上的困难,李老师说,自己本身家庭条件不是太好,后来又遭遇企业破产,有时出资方承诺捐资的资金未能到位,甚至被挪用,欠债是常有的事,最严重的一次怎么过年都成了问题;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到,经济上的拮据仅是困难的一个方面,还有家庭方面的困难,婚姻失败、亲人的不支持……李老师遇到的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李老师动情地讲,自己最坏的打算是自己这辈子都不能受益,但是能把这个东西传承下去,虽然付出了很多,也经历了很多的困难,但是从来没有后悔过。李老师默默付出、不图回报的精神令实践队员十分感动。

通过李老师提供的资料,实践队员了解到,李老师的坚持和辛苦没有白费。2014年11月,李青山起义纪念碑终于矗立在李老师老家的宅基上,《运河枭雄李青山》一书的编纂也如期完成。在李老师的坚持和主导下,为李青山树碑立传的工作如期完成。实践队员进一步了解到,李老师并没有止步于此。在他的努力下,2015年7月,梁山青山书院注册成立。为李青山树碑立传和青山书院的创办均被选为当年度县域大事并入编2015、2016年《济宁年鉴》和新版《梁山县志》,亦入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图为李维东老师站在山东梁山青山书院前

展望传承

当实践队员提到书院的发展前景时,李老师表示,经过自己和同伴这些年的努力以及社会力量的支持,书院逐渐有了一些影响,目前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祖宗留下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实践队员了解到,李老师认为要想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做得更好,需要一个机遇,他们会在坚持中等待这个机遇。

图为李维东老师获得的一些荣誉证书

当问及李老师对当代大学生的期待时,实践队员学习到,要从自身做起,理性积极地看待传统文化,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固本培元、与时俱进、守正创新。

通过与李老师的沟通交流,实践队队员不仅学习到了忠义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更体会到了李老师矢志文化传承,鞠躬尽瘁、无怨无悔的精神,树立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