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圣家传载万代,府苑珍肴品春秋

作者:高诚誉

2022年9月26日,当清晨的阳光叩开了曲阜这座古老城市的城门,一场世界文化交流的盛典也拉开了序幕。人文荟萃、群贤毕至,在这座拥有3000年历史的鲁国故都,上演着儒家文化与世界文化包容互鉴的新篇章,书写着一代人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砥砺奋进的新征程。不仅于此,这场盛会给人们带来的不止是中外文化的碰撞,更有寓思于味的精美佳肴。在第八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期间,由孔子的第73代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府菜的嫡系传承人孔庆国烹饪的孔府菜令入住曲阜鲁能JW万豪酒店的中外嘉宾的惊叹,在一道道各具风味的菜肴中,让人们不禁迷醉于味蕾的享受之中,更体悟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府菜,是由于孔府在历代封建王朝中所处的特殊地位而传承,发源于历史长河的它也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的典型官府菜。孔府菜是鲁菜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自古便秉承着孔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饮食观念,以独特的思想内涵成为我国烹饪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在国内外享喻盛名。从国宴晚会到日常家餐,盘中佳肴无不韵含了上千年传承的厎色,传递了后人对祖辈的敬畏与感恩。因而,孔府菜独具传承性,诸多菜品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寓有丰富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质,对制作人的手艺要求也十分苛刻。

孔庆国是孔子第73代后人,自幼便对厨艺有着极佳的天赋,生长在沂洙之乡的他对孔府菜更是情有独钟。“孔府菜用料广泛,做工精细,善于调味,烹调技法全面,尤以烧、炒、炸、扒见长,十分考验厨师的技艺。”长大后为了更好的研习厨艺的他去往北京求学,拜师孔府菜大师孔德甫、蒋令泉,在数年的学习中对孔府菜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也始终谨遵祖训,秉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要求,对饮食精益求精,好之再好,既取其营养,又讲其排场,在不断实践中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让孔府菜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生长于斯还于斯,我希望通过不懈努力让更多的人爱上孔府菜,爱上中国传统文化。”孔庆国常说,孔府菜所传承地不单单是一个菜系,一个技法,而是先人留给后人最宝贵的文化积淀。因而,孔府菜除了极具特色的装盘和精巧的造型,它每一道菜品的名称也往往大有深意,如“阳光三叠”“诗礼银杏”,讲求的是典故雅意,富有诗情;再如“金钩挂银条”“八仙过海闹罗汉”,饱含的是质朴诙谐,引人入胜;亦如“合家平安”“连年有余”,洋溢的是喜气吉祥、万事如意。其招牌的孔府菜“阳关三叠”更是独具匠心,深受好评。一段故事,一则佳话,一口珍肴,承如此言,孔府菜深深成为了传统文化寓意表达的窗口,是借由味蕾直通心灵的宛转表达,是生生不息儒家思想的具体体现。因而,人们对于孔府菜的情感往往大于它本身的口感,在品尝每一道菜肴的同时,也是在感受千年来文化沉淀的厚重与长存于中国人血脉中的真挚情感。

孔圣家传载万代,府苑珍肴品春秋。孔府菜肴常以精美富丽的面貌示人,但在精致的菜品下蕴藏的却不只那一份典雅庄重,更多的是千百年来历代孔府的烹饪大师们不懈地继承与发展,是我国劳动人民无限情感志趣的体现,是先人流传于今的不朽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