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非遗文化,感受钩花艺术

作者:杨笑澜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是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我们要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体系,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水平。为响应号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1月15日,杨笑澜来到烟台市芝罘区,展开对海阳钩花技艺的调研活动。

在进行调查活动之前,杨笑澜先进行关于海阳钩花技术资料的收集,初次了解到,钩花艺术也称钩针编织,是抽纱工种的一种,是以棉,麻,丝等纱线为原料,用带有弯钩的金属棒针,经过勾拉,缠绕,编结出各种花纹图案的实用工艺品。传统的花纹样式有一炷香,朝天凳,连环扣,梅花络等等。在初期的很长一段时间,民间都是自编自用,后来到了五十年代才开始对外销售。根据资料,发现这种手艺逐渐失去人们的喜爱,销售逐渐减少,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消失。

随后,杨笑澜通过非遗保护中心联系到了一位钩花非遗传承人。随后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杨笑澜来到华信家园小区,找到了钩针编织的非遗传承人于明芳女士。杨笑澜看到于女士正在认真地进行钩织。于女士双手飞快地舞动着,勾,挑,拉,短短几分钟,不同颜色的毛线便变成了一个完整的图案。

传承人于女士为杨笑澜讲述到,她从小受母亲的影响,在五六岁便学习了钩花技术,在八岁的时候便可熟练掌握,编织的产品可以进行售卖赚钱。那时候大家的家庭条件普遍困难,于女士就通过钩花技术钩织出许多的工艺品,例如桌布,帽子,鞋等等去卖,来补贴家用。而且于女士也告诉我们,钩花技艺是那是每个年轻女孩子都会的一项技艺。后来,随着新型技术以及工艺品的发展,这种技术逐渐被冷落,而且收益较低,迫于压力,于女士因此便改行做起了小儿推拿。

说到这项传统技术的冷落,于女士感慨万分,她在从事推拿行业的过程中,发现掌握这项技术的人越来越少,她认为这种技术如果得到了好的传承和创新,一定能够被传播和发扬。她还表示虽然现在从事推拿行业,但是她从未放下过这门手艺。

紧接着,于女士拿出了钩针和线球,为杨笑澜展示了钩花技术,于女士的手飞快地舞动,原本零散细线在双手的舞动下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案。于女士先是编织了一个简单的花朵,展示给了杨笑澜。

在于女士的指导下,杨笑澜也体验了一次这个非遗技术。右手拿钩针,左手小拇指和食指钩住细线,中止捏住编好的线头,在钩针的巧妙移动下,编成了许多简单的结节。
于女士一边指导着,一边讲解了钩花的几种不同的方式,大体包括小辫,绑针和柱,正是这些不同的的结节相互组合,编织成了多样的图案。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做到熟练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的磨练。

传承钩花,坚持不懈。

随后,杨笑澜来到于女士的家中,她展示了各种各样的钩花工艺品,大到桌布,沙发垫,小到杯套,杯垫,手表带都是由于女士亲手编织成的,同时在介绍的过程中,于女士表示,钩花技术对于她来说已经变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除了能够满足家庭的需要,于女士也会制作一些工艺品用来售卖。

在介绍过程中于女士也开玩笑道:“我也想参加冬奥会花束的制作,我希望这门手艺不再沉寂,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并发扬钩花技艺。”她在推拿的过程中,也会将自己的手艺教给小孩,希望能够有激发孩子的兴趣,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

在采访之后,杨笑澜来到华信小区内,随机采访了小区的居民,发现大部分人对这项技艺表示偶尔听说过或者闻所未闻。杨笑澜发现大部分居民对于这些非遗文化的记忆太少,也不会主动去了解。作为传承人,有义务去传播这项技艺。但是非遗传承人还是占据少数,真正的发扬光大,就是要提高每个人的文化意识,让人们都去了解,都去学习非遗,才是让文化做到了真正的传承。

钩针编织的逐渐没落,也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人类文明传承不断,非遗是人类文明传承和发扬的载体,在现代社会,更需要每个人为非遗的延续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