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保护非遗资源 传承出彩河南(最新数据)

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极拳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文化遗产丰富多彩,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简称“非遗”)保护工作发展态势良好,成效显著。
非遗资源丰富,保护有力
截至目前,我省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25个、代表性传承人127名,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28个、代表性传承人832名,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762个、代表性传承人3445名,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272个、代表性传承人9600名
我省现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国家级非遗保护研究基地两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两个,河南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8个,河南省非遗研究基地33个,河南省非遗社会传承基地25个,河南省非遗展示传习示范馆(所)133个,河南省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0个。
非遗资源有三大特点
一是数量多,价值高。2007~2009年,我省组织开展了第一次非遗普查工作,普查出各类线索180余万条,其中,基本立项22万余条。普查工作共整理文字资料30多亿字、照片10万多张、录音3800多小时、录像4300多小时。很多项目,如民间文学中的神话传说等留传久远,带有华夏民族早期文化特征,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等具有广泛的影响和重要价值。
二是分布广,潜力大。全省各个市、县,甚至每个村庄都有相当数量的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尤其在一些保护相对完好的历史文化名镇(村)等地,项目相对集中。许多项目甚至跨地域分布,发展潜力很大。如一些民间传说、传统技艺、民俗类项目在不同地区流布,具有较大的共性。如国家级项目豫剧,源于河南,据统计,全国14个省市区都有专业豫剧团分布。再如人类非遗代表太极拳,自17世纪中叶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创编以来,形成了以开创者姓氏或姓名命名的众多流派:河南陈氏太极拳、和氏太极拳,河北杨氏太极拳、武氏太极拳、王其和太极拳,北京吴氏太极拳,天津李氏太极拳,习练人群不仅遍布全国,而且传播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知名度高,影响大。河南有一些非遗资源,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马街书会、浚县正月古庙会、太昊伏羲祭典、洛阳牡丹花会等在全国都具有较大影响。如少林功夫、太极拳、木版年画、传统戏曲等,已经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点项目。河南每年出境文化交流的项目中大部分为非遗项目,太极拳、少林功夫、马街书会,钧瓷、汝瓷、唐三彩烧制技艺,朱仙镇、滑县木版年画等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非遗保护工作现状
一是建立健全了组织机构。2009年6月,原河南省文化厅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处,2011年6月,独立建制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成立。目前,全省18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县(市)均已成立非遗保护中心。
二是出台了法律法规。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我省高度重视,积极行动,2014年1月1日起《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河南非遗保护工作步入了新阶段。各地市相继出台一系列非遗规范性文件。
三是建立了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保护体系。2016年由河南省参与的“二十四节气”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2020年由河南省牵头的“太极拳”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四是多措并举。坚持把抢救性保护放在第一位,运用图、文、声、像等综合性、科技化手段相继实施了“铭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记录计划”“河南省稀有剧种抢救工程”“河南省传统美术抢救保护工程”“河南省传统技艺抢救保护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试点工程,形成了非遗保护的一系列模式。同时还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工作,增强非遗保护传承活力。
五是加强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理论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形成了河南非遗研究的基本方阵。
六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一是利用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二是利用春节、太昊伏羲祭典、马街书会、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大型节庆节日,举办特色非遗展示展演活动;三是推动河南非遗参加外事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可见度。
七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一是疫情期间,通过捐款捐物、创编节目等,配合支持疫情防控工作;二是积极推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三是推动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实施“黄河非遗点亮河南老家”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使非遗实践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动内涵和重要资源;四是将党史与非遗有机融合,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举办“百工献艺庆百年——河南非遗讲述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故事展”,利用河南非遗作品来讲述党的历史故事。
在当前全球一体化的社会进程中,开展非遗保护工作,既要遵循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还要在工作中积极大胆探索,多措并举,才能把非遗保护事业做得更好、更加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