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和之契:2021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交流展示周成功举办
12月23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泰安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文化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泰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承办,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等单位协办的“河和之契:2021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在山东省泰安市举办。
本次活动,以“推动传统手工艺振兴、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为主题,分为“文明的赓续”山东省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集萃展、“流动的文化”山东省大运河沿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成果展、高端论坛三大部分。
12月23日上午,在泰山大剧院举行了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特色非遗项(节)目专题舞台演出开幕式。开幕式上,青海民歌《花儿与少年》、 陕北民歌《圪梁梁》、 江苏民歌《采茶舞曲》、 内蒙古民歌《赞歌》、山东民歌《包楞调》《谁不说俺家乡好》、舞蹈《厚土》、武术《少年中国说》、器乐表演《挑泰山》等节目轮番上演,反映了我国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姿多彩,反映了山东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承载地,齐鲁文化作为黄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独特魅力。
据了解,“文明的赓续”山东省黄河流域振兴传统工艺集萃展,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版块,共展出黄河澄泥陶印、雕版印刷技艺、鲁派内画等78个非遗项目,参展传承人116人。展品采取静态展览、动态展示、活态展演的方式,展现了“心手相牵、美好生活”的山东手造文化内涵,充分展现全省黄河流域各地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以“流动的文化”为主题,泰山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邹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临清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台儿庄运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四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展区内,95个非遗项目、158名传承人进行了非遗展演展示,充分展现了我省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成果。
2021年12月23日下午,举办了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高端论坛。项兆伦、刘魁立、叶涛分别以《关于非遗保护的认识与实践》《学习“两办文件”心得——关注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泰山与中华民族精神》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刘魁立先生,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付俊海,共同为国家非遗展览展示研究中心齐鲁(邹城)展示基地颁牌。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黄河从山东入海,运河在齐鲁交汇。山东是全国唯一坐拥黄河、大运河“两河”的省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河和之契: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示周”是全国第一个融合黄河、大运河非遗集中共同展示的重大活动。活动的举办对促进全省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利用、弘扬,深入挖掘“山东手造”资源,加快实施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活动将持续到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