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非遗出彩蝶变的背后(最新数据)

今年6月,甘南锅庄舞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

已建成完整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现有花儿、环县道情皮影戏、格萨(斯)尔3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累计争取中央非遗保护补助资金18716万元,省级、市级、县级非遗保护补助或配套资金投入分别达11649万元、2880万元、2500万元,为非遗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保护,让非遗遍地开花  
“《非遗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我省非遗保护、传承、弘扬等都得到了迅猛发展。” 省文旅厅非遗处负责人安明文介绍《非遗法》颁布后,我省又相继出台《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甘肃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等办法、条例,各市(州)也陆续出台并颁布施行20余个地方性非遗管理规范性文件,为非遗繁荣发展“保驾护航”。此外,我省还不断设立保护机构,让非遗有个安心、暖心的“家”。
截至目前,我省设有独立非遗处、省非遗保护中心各1家,市县两级独立非遗科15家,挂牌20家,市县两级独立非遗中心12家,挂牌55家,省市县三级累计非遗工作机构104家
与此同时,我省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平台,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过大年”等各级各类展示展演活动,大力宣传普及《非遗法》,促进形成非遗保护工作人人参与、保护成果全民共享的新格局。
“《非遗法》的落实,使非遗发展环境和氛围越来越好,极大唤醒了非遗的旺盛生命力。”安明文告诉记者,《非遗法》实施十年,拯救了不少濒临消失的非遗项目,也扭转了许多非遗项目“无人问津”“人走技失、后继无人”的局面和窘境,很多原本藏在家里、库房里的东西,又重见天日,“见人见物见生活了。”
传承,让非遗百花齐放
如果说,保护是非遗的基础;那么,传承就是非遗的生命。
据统计,我省先后建立428个非遗展示传承场所,省、市、县级非遗展示传承场所各有69个、148个和251个……从每一个文化馆到乡镇街道,遍布全省的非遗传习所和非遗场地,让非遗传承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保障。
“我们有专业的师资力量,自2015年起就开始了非遗培训。” 西北民大美术学院院长徐海翔告诉记者,西北民大是全国首批、也是甘肃第一所参与非遗研培计划的高校,截至目前,已培训了13期600多名学员,涵盖了砖雕、木雕、唐卡、洮砚、剪纸、古建筑修复等。
“非遗专项研培,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省文旅厅非遗处祁晓亮从事非遗工作三年多,对非遗工作深有感触,在他看来,非遗研培是久久为功的事。得益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省文旅厅指导兰州交通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文理学院、陇东学院等4所研培计划承担院校,连续举办道情皮影、临夏砖雕、保安族腰刀、唐卡、刺绣、染缬、剪纸等研培班22期,共培训学员1100人次,为我省非遗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稍作梳理,不难发现非遗研培已渐成体系化——从前期调研,到专项培训,再到专题培训,培训并非“漫无目的”;从无教材,到专业教材,再到系统化教材,培训越来越“有的放矢”;从普及班,到专业班,再到提升班,培训不是“一锅烩”……因为非遗研培,非遗传承由单一的“父传子”“师带徒”,到规模化传承,且技术与理论齐头并进。
“关键是理念的转变。”徐海翔欣慰地发现,非遗研培计划的实施,不仅让非遗传承、弘扬朝着“规模化”有序迈进,特别可喜的是,传承人的视野更宽广、理念更先进了,是“绝活”就不能外传的思想渐渐淡化,“抱团发展”的理念渐渐扎根。
弘扬,让非遗花繁果硕
非遗虽古老,弘扬却并不守旧,“创新”是贯穿始终的关键词。生动、有趣、好玩……多元跨界融合,让古老非遗焕发朝气蓬勃的青春活力。
6月10日至12日,14个市(州)的1000余件非遗精品“相聚”在古色古香的兰州老街,刮起了一场“陇原非遗风”,如同一个个“会说话”的“讲解员”,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领略非遗之美;而40类约1500件非遗文创产品,则掀起阵阵“非遗热”,让观众爱不释手。期间开展的“云购非遗——非遗购物节线上直播带货活动”,则不仅将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起来,还通过“云端”,让甘肃非遗产品走向更远、更广阔的世界。
“三天时间,线上线下累计销售额超26万元。”省文旅厅非遗处王卫卫告诉记者,借助“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不仅让非遗走近群众,也让非遗走进百姓生活中。
非遗“触网”,迎来新生
近年来,我省通过直播、抖音,不仅让不少非遗项目“火”了起来,也大大提升了甘肃非遗的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春节、元宵节期间,我省仅在快手平台发布的360个非遗视频,播放量约730万次,点赞量超11万个,涨粉近2万人次……
“未来,非遗‘绽放’必将更加璀璨!”安明文信心满满,投资490多万元的非遗大数据平台,正在进行数据录入;投资3亿多元的甘肃非遗博览馆启动资金已到位;与此同时,将抓紧编制甘肃省沿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专项规划,全面加强沿黄区域非遗保护,讲好新时代非遗故事。(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