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首届“非遗馆里话非遗”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

2022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7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值此之际,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的首届“非遗馆里话非遗——文化数字化背景下非遗保护与教育”论坛在线上成功举办。

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和嘉宾有: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一级巡视员、中央和国家机关文明办主任魏黎耕;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京和文旅发展研究院院长范周;资深媒体人,阳光媒体集团董事长、北京阳光未来艺术教育基金会理事长杨澜;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文化和旅游工作委员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易介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主任、教授陈岸瑛;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主任、研究馆员郭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中国历代人物传记资料库(CBDB)中国地区学术支持者向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会秘书长意娜;大英研究院·国际牛顿学者、历史录音特藏学会(ARSC)· 华语及内亚区分会主理人魏小石以及文化制作人、艺术家,咀嚼间创始人、纽约新美术馆“艺术+科技”部NEW INC首位中国成员何为等。

王晨阳司长在开场致辞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多次对此做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我们做好非遗保护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他指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举办本次论坛,充分体现了国字头非遗展馆的责任担当,也是落实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关于加强公共数字资源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供给能力有关要求的具体举措。他强调,文化数字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的重要途径,希望本次论坛可以助力新的文化体验方式和文化传播业态,将非遗蕴含的深厚价值内涵,通过数字技术更好地呈现,增强非遗的吸引力、感染力,推动中华文化瑰宝活起来。

韩子勇院长在发言致辞中,从信息文明、双重宇宙、文化数字化和非遗数字化等四方面阐述,提出了在数字化的“旋涡”中,人们成为新数字空间中的“新移民”的观点。他指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将加快推进数字博物馆的内容建设,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注重实物的展示交流结合信息、数字化技术手段,在活态呈现上下功夫,完成对中国工艺美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陈列,更多、更好、更快地满足群众的需要。

随后,参会嘉宾分别做了主题报告。范周教授的题目是《非遗保护与教育中的数字化思考》。他提出,国家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对非遗保护和传播教育是重要发展机遇,特别是需要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通过标识编码体系对非遗资源分类、价值判断形成标准,通过建设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推动非遗数字化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另外,在非遗保护与教育数字化发展中应特别注意避免重技术而轻文化内涵,要以融合发展思维加大非遗传播普及力度,积极打造产学研平台。

杨澜女士的报告题为《从<匠心传奇>到<万物新生>,非遗的传播与传承》,她介绍,《匠心传奇》节目获得收视成绩的原因在于实现了焦点从物到人、从匠人到艺匠的转变;而《万物新生》节目更加聚焦非遗的“守、破、离”,即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表达将通过多元方式,打造新的人、物、场的生态关系,展现交互性、共同性、精神性,使非遗与普通百姓实现双向互动。

易介中会长的报告题为《Z世代非遗时尚传播高质量发展模式》。他从传播学角度生动地描绘了在现代传播中,非遗应关注95后、00后等Z世代群体,通过数字化赋能,关注“竖屏经济”,采用更生动、鲜活、更“萌”的语言和年轻人对话,体现非遗的“疗愈型”产业特征。

陈岸瑛教授在《非遗馆建设对于非遗传承创新的意义》中,从艺术学角度,通过对民俗和非遗的对比视角,认为非遗馆的使命应包括再现和参与两种模式,既包含对已消亡的历史的静态和活态展示,也应与传承人、保护人、研究者等一起构成活态的展示参与模式。

郭艺研究馆员在《数字化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重点介绍了浙江省多项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保护实践,并从数字化提高资源保存效率、数字化管理时不我待、数字化传播是必由之路以及数字化实现非遗的创新转化,让非遗的数字资源面向社会、全社会共享非遗保护成果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同时也表达了理性看待数字产品的观点。

向帆副教授做了题为《追迹我们的来路——数据可视化与非遗的偶遇》的报告。她从自己与非遗的小故事入手,展示利用数据在研究非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引发人们对于数据影响下的机器学习和人类习得性学习之间冲突,以及未来美学走向何方的思考。

意娜研究员的报告题为《文化大传统与活态非遗的新传承》。她从“活”(非遗的活态呈现)、“色”(非遗的多样性形式)、“生”(非遗的生命力即存续力)以及“香”(非遗的传播链条)四部分建立起非遗领域脉络,期望数字化更多融入非遗的活态传承和保护,赋予非遗新的生命力。

学者魏小石在《声音遗产与博物馆:可听见的数字人文》中,从大英图书馆的《解锁声音遗产项目》引入,介绍了数字人文项目除数字化和数据库功能外,对历史录音介质、声像介质的普及功能,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文化的变迁。他还介绍了海外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传统民间音乐、少数民族音乐和汉语等中国声音的录音典藏案例。

文化制作人何为先生在题为《神秘的觉醒——非遗的现代重构:数字艺术、仪式与情感》的报告中,关注数字时代下文化内容的表现趋势,重点展示了数字化转化在非遗保护传承中走出当地、走向国际、走向线上的探索性呈现,并提出希望更多领域的有识之士能够参与其中的愿望。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主持。他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作为收藏、展示我国工艺美术珍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高殿堂,肩负传承中华文明、弘扬中国各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任。该馆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积极拥抱文化数字化发展,利用数字化手段传承弘扬非遗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促进当下的文化生产并作用于社会大众的生活。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主办,腾讯新闻知识、腾讯新闻客户端、搜狐视频、搜狐新闻客户端、雅昌艺术头条app、博物馆头条(中华文博共享平台)等10余家媒体同步直播。